
新聞資訊 / NEWS
謝明浩董事長參加【政協委員話貴州】節目訪談
- 分類:媒體報道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6-08 17:53
- 訪問量:9
【概要描述】
貴州省政協辦公廳從2013年12月中旬以來在相關媒體開辦了《省政協委員話貴陽》和《政協委員話貴州》專欄,旨在為我省各級政協委員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搭建平臺和提供載體。該專欄刊播后,取得了較好成效,已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欄目。根據省政協辦公廳的安排,2018年,多彩貴州網繼續推出由省政協辦公廳主辦的《政協委員話貴州》專欄,主要以各民主黨派和省工商聯界別的政協委員訪談、專訪等形式,刊登政協委員對我省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等的真知灼見。同時,歡迎廣大政協委員為本欄目賜稿,為我省決勝“十三五”,同步奔小康凝聚正能量,作出新貢獻。
針對本期話題,記者對訪談嘉賓進行了深度訪談
? 貴州是大西南出海的主要通道,更是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橋梁。隨著經濟的快速崛起,全省鐵路、公路、交通建設方面發展迅猛,也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由此涌現出了一些優秀的物流企業。截至2018年10月,貴州省現有國家A級以上物流企業38家,較2017年增加3家,其中,國家5A級物流企業1家,4A級9家,3A級28家。隨著交通運輸網絡的逐步完善,使貴州省物流量和過境物流量得以大幅度增加,對于貴州省現代物流業發展具有極強的推動作用。
我省物流運輸有哪些區位優勢?制約物流產業發展滯后的因素有哪些?未來如何打造好區域性物流中心,加快物流業的發展?近日,記者就以上問題采訪了省政協委員、民革省直大專院校支部副主委、貴州安捷豐茂物流商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明浩和民革黨員、民革省委直屬交通支部副主委、貴州省物流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愈江。
記者:隨著貴州省交通運輸網絡的逐步完善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南北干線”運輸有哪些優越的地理條件?
謝明浩:貴州省是西南連接華南的交通樞紐,是西南南下出海大通道,是南向通道的重要標段,更是合攏“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具有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絕大多數商品都是往南到廣西北部灣,廣東珠江三角洲。如果流向是長三角、東北、東南亞地區則是先到港口,再以船運發往各地。所以,發展“南北干線”運輸是我省最具優勢的運輸線路。
隨著貴州省綜合運輸通道和樞紐的加快建設,貴州省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已建設的夏蓉高速公路(貴州境)、貴新高速和貴廣高鐵,已成為貴州省乃至西南地區通往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最便捷通道,對于貴州省黔貨出山、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加快產業聚集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記者:我省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對于我省現代物流業發展有何推動作用?
張愈江:貴州省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其肩負著既為我國內陸地區提供便捷的南向出海通道,又為東南亞鄰國提供深入我國內陸腹地的快速通道,促進雙方經濟大流通的歷史重任?!蛾P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的實施,將給全省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新的機會。緊跟現代化的鐵路、公路、航空綜合運輸網絡建設,貴州省將成為新的南北干線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屆時,貴州不僅是成都、重慶等周邊城市地區南下廣東最經濟便捷的必經要道,而且是我國整個西部通往粵港澳大灣區、“三亞”地區(東亞、南亞、東南亞)的出海出境重要通道和陸路交通樞紐,是聯接“一帶一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交通咽喉;從世界范圍看,未來還將成為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最便捷的新亞洲大陸橋的重要結點。
因此,貴州省作為全國特別是西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的戰略地位將顯著提升,依托南向通道,發展南北干線運輸,不僅服務省內,還可輻射西南地區及東南亞地區,實現貨物快速、及時、安全地流通,打造出貴州特色物流線路。
記者:貴州是連接成渝經濟圈與珠三角地區的重要樞紐,物流業蓬勃發展。目前我省物流的產業規?,F狀如何?
謝明浩:貴州省物流業規模穩定,并隨著GDP增長穩步增長。目前貴州省貨物周轉量主要是依賴于公路實現的,其次是鐵路。水路顯然不作為貴州省的主流貨物運輸方式。因此,從目前貴州省物流業的產業規模來看,公路運輸依舊是最主要的物流方式,具有堅實的基礎發展南北干線運輸。
記者:我省物流業規模相對還是比較穩定的,而且在逐年增長。從我省物流市場來看,現在發展如何?
張愈江:2017年貴州交通物流貨運中,59%的貨類為煤炭及礦物性建筑材料。全省物流以公路為主,公路貨運量占總貨運量的94%,平均運價省內高于省外。其中,全省高速公路貨車日均通行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倍,貨運承載力達70萬噸/日,高于全國平均值。但高速公路物流量數據顯示,全省物流進出省的貨運量并不均衡,呈現“進多出少”,省內貨車平均載貨量低于全國平均值,而跨省業務單量約占85%,導致省內貨車單程空駛率過高,超過50%的物流企業年收入低于300萬元。因此,以“南向通道”為主體,充分發展南北干線運輸,減少空載率,實現“重來重去”,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現實意義。
記者:從我國整體的物流環境來看,我省的物流發展由于多種條件的制約,還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影響我省物流業發展滯后的因素有哪些?
謝明浩:我認為我省物流發展滯后因素主要有六點:一是貴州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不明顯,大型工業企業、大型交易市場數量少、規模小,中小企業配套加工能力較弱,難以形成大進大出的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貴陽消費物流的輻射面相對狹小,消費人群有限,難以形成較大的商業物流。二是生產制造企業的專業化、社會化分工不明顯,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由于工作慣性和利益局限,習慣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體系,企業的物流資產沉重,沉沒成本高,大批工商企業不愿意將物流業務外包,第三方物流企業進入工商企業由于觀念、體制和利益上的障礙,物流有效需求增長緩慢,第三方大型龍頭物流專業企業難以形成。三是貴州省物流企業規模較小,大多數都是個體,專業化程度低的物流企業。四是物流設施規模過于分散,集中度低,物流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優化,缺少有影響力的大型現代化綜合型物流基地。五是物流企業信息化、標準化程度不夠。六是物流人才短缺,雖然全省已經加緊對物流人才的培養,但由于需求量大,無法滿足人才的需要。同時,物流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專業人才緊缺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貴州省物流業的發展。
記者:我省如何進一步營造貴州特色物流業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如何破解制約“南北干線”運輸發展所面臨的現代物流企業、人才、技術與資金流失的瓶頸?
張愈江:一是加強現代物流集群區的物流服務與管理創新,以服務與物流業務管理為核心,打造集交易、采購、信息收集、娛樂、餐飲、金融結算、稅收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商貿物流集聚區,探索匯聚物流、商流、服務流與資金流的物流供應鏈模式,拓展現代物流服務的價值創造、增值空間。二是綜合運用土地、投資、稅收、價格、金融、人才引進、發展環境方面的政策,簡化現代物流企業設立與業務審批流程,支持、引導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發展。三是從市場準入、行業規范、監督管理方面出臺制度,強化對物流企業的事中事后監管,規范物流行業與企業行為。四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和引導研發設計、信息、檢驗檢測、商務服務、人力資源等物流公共服務項目。五是加強現代物流技術、知識、信息的融合與創新,強化現代物流企業合作與競爭,促進現代物流企業的集聚、集群發展。通過上述政策措施,打破制約貴州省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所面臨的現代物流企業、人才、技術與資金流失的瓶頸,形成貴州特色物流模式。
記者:“黔貨出山,物資入黔”。對于如何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促進我省物流業的發展,你們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
張愈江:兩點建議:一是加強全省物流頂層戰略設計,圍繞“南向通道”出臺相應引導政策,打造一條有貴州特色物流線路。即完善“南向通道”沿線節點城市的交通、運輸、倉儲和現代物流基礎設施,促進“南向通道”輻射區域的現代物流園區建設,與南向通道發展形成有效對接、匹配與協調;構建水路、公路、航空、鐵路與高鐵協同發展的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機制和多式聯運體系,充分發揮“南向通道”對航空、公路、水路、鐵路的協同促進效用,帶動貴州省物流產業整體升級。二是依托南向通道,充分運用“互聯網+物流”的方式,沉淀運力,整合物流資源,提高車貨匹配率,實現貴州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集約化發展。對貴州省現有的現代物流產業園區的交通基礎設施、物流信息資源、新的物流服務機構與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完善物流集聚區現有的公共信息平臺,搭建聯系政府、企業和客戶間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促進行業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吸納不同業務功能和類型現代物流企業入駐物流園區,引導物流企業互補經營、錯位發展,形成業務相互銜、調度統一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避免集群企業同質化競爭,實現集約化發展;憑借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綜合試驗區優勢,借助互聯網+商貿物流發展時機,積極發展公鐵水多式聯運工程,在集聚區內建設配送中心,引導各類型物流企業融合發展,建設覆蓋全省的多式聯運物流網絡,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促進貴州省物流提速升級。
謝明浩董事長參加【政協委員話貴州】節目訪談
【概要描述】
貴州省政協辦公廳從2013年12月中旬以來在相關媒體開辦了《省政協委員話貴陽》和《政協委員話貴州》專欄,旨在為我省各級政協委員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搭建平臺和提供載體。該專欄刊播后,取得了較好成效,已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欄目。根據省政協辦公廳的安排,2018年,多彩貴州網繼續推出由省政協辦公廳主辦的《政協委員話貴州》專欄,主要以各民主黨派和省工商聯界別的政協委員訪談、專訪等形式,刊登政協委員對我省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等的真知灼見。同時,歡迎廣大政協委員為本欄目賜稿,為我省決勝“十三五”,同步奔小康凝聚正能量,作出新貢獻。
針對本期話題,記者對訪談嘉賓進行了深度訪談
? 貴州是大西南出海的主要通道,更是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橋梁。隨著經濟的快速崛起,全省鐵路、公路、交通建設方面發展迅猛,也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由此涌現出了一些優秀的物流企業。截至2018年10月,貴州省現有國家A級以上物流企業38家,較2017年增加3家,其中,國家5A級物流企業1家,4A級9家,3A級28家。隨著交通運輸網絡的逐步完善,使貴州省物流量和過境物流量得以大幅度增加,對于貴州省現代物流業發展具有極強的推動作用。
我省物流運輸有哪些區位優勢?制約物流產業發展滯后的因素有哪些?未來如何打造好區域性物流中心,加快物流業的發展?近日,記者就以上問題采訪了省政協委員、民革省直大專院校支部副主委、貴州安捷豐茂物流商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明浩和民革黨員、民革省委直屬交通支部副主委、貴州省物流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愈江。
記者:隨著貴州省交通運輸網絡的逐步完善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南北干線”運輸有哪些優越的地理條件?
謝明浩:貴州省是西南連接華南的交通樞紐,是西南南下出海大通道,是南向通道的重要標段,更是合攏“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具有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絕大多數商品都是往南到廣西北部灣,廣東珠江三角洲。如果流向是長三角、東北、東南亞地區則是先到港口,再以船運發往各地。所以,發展“南北干線”運輸是我省最具優勢的運輸線路。
隨著貴州省綜合運輸通道和樞紐的加快建設,貴州省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已建設的夏蓉高速公路(貴州境)、貴新高速和貴廣高鐵,已成為貴州省乃至西南地區通往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最便捷通道,對于貴州省黔貨出山、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加快產業聚集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記者:我省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對于我省現代物流業發展有何推動作用?
張愈江:貴州省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其肩負著既為我國內陸地區提供便捷的南向出海通道,又為東南亞鄰國提供深入我國內陸腹地的快速通道,促進雙方經濟大流通的歷史重任?!蛾P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的實施,將給全省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新的機會。緊跟現代化的鐵路、公路、航空綜合運輸網絡建設,貴州省將成為新的南北干線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屆時,貴州不僅是成都、重慶等周邊城市地區南下廣東最經濟便捷的必經要道,而且是我國整個西部通往粵港澳大灣區、“三亞”地區(東亞、南亞、東南亞)的出海出境重要通道和陸路交通樞紐,是聯接“一帶一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交通咽喉;從世界范圍看,未來還將成為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最便捷的新亞洲大陸橋的重要結點。
因此,貴州省作為全國特別是西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的戰略地位將顯著提升,依托南向通道,發展南北干線運輸,不僅服務省內,還可輻射西南地區及東南亞地區,實現貨物快速、及時、安全地流通,打造出貴州特色物流線路。
記者:貴州是連接成渝經濟圈與珠三角地區的重要樞紐,物流業蓬勃發展。目前我省物流的產業規?,F狀如何?
謝明浩:貴州省物流業規模穩定,并隨著GDP增長穩步增長。目前貴州省貨物周轉量主要是依賴于公路實現的,其次是鐵路。水路顯然不作為貴州省的主流貨物運輸方式。因此,從目前貴州省物流業的產業規模來看,公路運輸依舊是最主要的物流方式,具有堅實的基礎發展南北干線運輸。
記者:我省物流業規模相對還是比較穩定的,而且在逐年增長。從我省物流市場來看,現在發展如何?
張愈江:2017年貴州交通物流貨運中,59%的貨類為煤炭及礦物性建筑材料。全省物流以公路為主,公路貨運量占總貨運量的94%,平均運價省內高于省外。其中,全省高速公路貨車日均通行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倍,貨運承載力達70萬噸/日,高于全國平均值。但高速公路物流量數據顯示,全省物流進出省的貨運量并不均衡,呈現“進多出少”,省內貨車平均載貨量低于全國平均值,而跨省業務單量約占85%,導致省內貨車單程空駛率過高,超過50%的物流企業年收入低于300萬元。因此,以“南向通道”為主體,充分發展南北干線運輸,減少空載率,實現“重來重去”,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現實意義。
記者:從我國整體的物流環境來看,我省的物流發展由于多種條件的制約,還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影響我省物流業發展滯后的因素有哪些?
謝明浩:我認為我省物流發展滯后因素主要有六點:一是貴州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不明顯,大型工業企業、大型交易市場數量少、規模小,中小企業配套加工能力較弱,難以形成大進大出的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貴陽消費物流的輻射面相對狹小,消費人群有限,難以形成較大的商業物流。二是生產制造企業的專業化、社會化分工不明顯,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由于工作慣性和利益局限,習慣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體系,企業的物流資產沉重,沉沒成本高,大批工商企業不愿意將物流業務外包,第三方物流企業進入工商企業由于觀念、體制和利益上的障礙,物流有效需求增長緩慢,第三方大型龍頭物流專業企業難以形成。三是貴州省物流企業規模較小,大多數都是個體,專業化程度低的物流企業。四是物流設施規模過于分散,集中度低,物流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優化,缺少有影響力的大型現代化綜合型物流基地。五是物流企業信息化、標準化程度不夠。六是物流人才短缺,雖然全省已經加緊對物流人才的培養,但由于需求量大,無法滿足人才的需要。同時,物流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專業人才緊缺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貴州省物流業的發展。
記者:我省如何進一步營造貴州特色物流業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如何破解制約“南北干線”運輸發展所面臨的現代物流企業、人才、技術與資金流失的瓶頸?
張愈江:一是加強現代物流集群區的物流服務與管理創新,以服務與物流業務管理為核心,打造集交易、采購、信息收集、娛樂、餐飲、金融結算、稅收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商貿物流集聚區,探索匯聚物流、商流、服務流與資金流的物流供應鏈模式,拓展現代物流服務的價值創造、增值空間。二是綜合運用土地、投資、稅收、價格、金融、人才引進、發展環境方面的政策,簡化現代物流企業設立與業務審批流程,支持、引導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發展。三是從市場準入、行業規范、監督管理方面出臺制度,強化對物流企業的事中事后監管,規范物流行業與企業行為。四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和引導研發設計、信息、檢驗檢測、商務服務、人力資源等物流公共服務項目。五是加強現代物流技術、知識、信息的融合與創新,強化現代物流企業合作與競爭,促進現代物流企業的集聚、集群發展。通過上述政策措施,打破制約貴州省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所面臨的現代物流企業、人才、技術與資金流失的瓶頸,形成貴州特色物流模式。
記者:“黔貨出山,物資入黔”。對于如何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促進我省物流業的發展,你們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
張愈江:兩點建議:一是加強全省物流頂層戰略設計,圍繞“南向通道”出臺相應引導政策,打造一條有貴州特色物流線路。即完善“南向通道”沿線節點城市的交通、運輸、倉儲和現代物流基礎設施,促進“南向通道”輻射區域的現代物流園區建設,與南向通道發展形成有效對接、匹配與協調;構建水路、公路、航空、鐵路與高鐵協同發展的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機制和多式聯運體系,充分發揮“南向通道”對航空、公路、水路、鐵路的協同促進效用,帶動貴州省物流產業整體升級。二是依托南向通道,充分運用“互聯網+物流”的方式,沉淀運力,整合物流資源,提高車貨匹配率,實現貴州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集約化發展。對貴州省現有的現代物流產業園區的交通基礎設施、物流信息資源、新的物流服務機構與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完善物流集聚區現有的公共信息平臺,搭建聯系政府、企業和客戶間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促進行業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吸納不同業務功能和類型現代物流企業入駐物流園區,引導物流企業互補經營、錯位發展,形成業務相互銜、調度統一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避免集群企業同質化競爭,實現集約化發展;憑借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綜合試驗區優勢,借助互聯網+商貿物流發展時機,積極發展公鐵水多式聯運工程,在集聚區內建設配送中心,引導各類型物流企業融合發展,建設覆蓋全省的多式聯運物流網絡,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促進貴州省物流提速升級。
- 分類:媒體報道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6-08 17:53
- 訪問量:9
貴州省政協辦公廳從2013年12月中旬以來在相關媒體開辦了《省政協委員話貴陽》和《政協委員話貴州》專欄,旨在為我省各級政協委員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搭建平臺和提供載體。該專欄刊播后,取得了較好成效,已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欄目。根據省政協辦公廳的安排,2018年,多彩貴州網繼續推出由省政協辦公廳主辦的《政協委員話貴州》專欄,主要以各民主黨派和省工商聯界別的政協委員訪談、專訪等形式,刊登政協委員對我省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等的真知灼見。同時,歡迎廣大政協委員為本欄目賜稿,為我省決勝“十三五”,同步奔小康凝聚正能量,作出新貢獻。
針對本期話題,記者對訪談嘉賓進行了深度訪談
貴州是大西南出海的主要通道,更是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橋梁。隨著經濟的快速崛起,全省鐵路、公路、交通建設方面發展迅猛,也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由此涌現出了一些優秀的物流企業。截至2018年10月,貴州省現有國家A級以上物流企業38家,較2017年增加3家,其中,國家5A級物流企業1家,4A級9家,3A級28家。隨著交通運輸網絡的逐步完善,使貴州省物流量和過境物流量得以大幅度增加,對于貴州省現代物流業發展具有極強的推動作用。
我省物流運輸有哪些區位優勢?制約物流產業發展滯后的因素有哪些?未來如何打造好區域性物流中心,加快物流業的發展?近日,記者就以上問題采訪了省政協委員、民革省直大專院校支部副主委、貴州安捷豐茂物流商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明浩和民革黨員、民革省委直屬交通支部副主委、貴州省物流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愈江。
記者:隨著貴州省交通運輸網絡的逐步完善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南北干線”運輸有哪些優越的地理條件?
謝明浩:貴州省是西南連接華南的交通樞紐,是西南南下出海大通道,是南向通道的重要標段,更是合攏“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具有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絕大多數商品都是往南到廣西北部灣,廣東珠江三角洲。如果流向是長三角、東北、東南亞地區則是先到港口,再以船運發往各地。所以,發展“南北干線”運輸是我省最具優勢的運輸線路。
隨著貴州省綜合運輸通道和樞紐的加快建設,貴州省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已建設的夏蓉高速公路(貴州境)、貴新高速和貴廣高鐵,已成為貴州省乃至西南地區通往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最便捷通道,對于貴州省黔貨出山、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加快產業聚集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記者:我省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對于我省現代物流業發展有何推動作用?
張愈江:貴州省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其肩負著既為我國內陸地區提供便捷的南向出海通道,又為東南亞鄰國提供深入我國內陸腹地的快速通道,促進雙方經濟大流通的歷史重任?!蛾P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的實施,將給全省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新的機會。緊跟現代化的鐵路、公路、航空綜合運輸網絡建設,貴州省將成為新的南北干線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屆時,貴州不僅是成都、重慶等周邊城市地區南下廣東最經濟便捷的必經要道,而且是我國整個西部通往粵港澳大灣區、“三亞”地區(東亞、南亞、東南亞)的出海出境重要通道和陸路交通樞紐,是聯接“一帶一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交通咽喉;從世界范圍看,未來還將成為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最便捷的新亞洲大陸橋的重要結點。
因此,貴州省作為全國特別是西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的戰略地位將顯著提升,依托南向通道,發展南北干線運輸,不僅服務省內,還可輻射西南地區及東南亞地區,實現貨物快速、及時、安全地流通,打造出貴州特色物流線路。
記者:貴州是連接成渝經濟圈與珠三角地區的重要樞紐,物流業蓬勃發展。目前我省物流的產業規?,F狀如何?
謝明浩:貴州省物流業規模穩定,并隨著GDP增長穩步增長。目前貴州省貨物周轉量主要是依賴于公路實現的,其次是鐵路。水路顯然不作為貴州省的主流貨物運輸方式。因此,從目前貴州省物流業的產業規模來看,公路運輸依舊是最主要的物流方式,具有堅實的基礎發展南北干線運輸。
記者:我省物流業規模相對還是比較穩定的,而且在逐年增長。從我省物流市場來看,現在發展如何?
張愈江:2017年貴州交通物流貨運中,59%的貨類為煤炭及礦物性建筑材料。全省物流以公路為主,公路貨運量占總貨運量的94%,平均運價省內高于省外。其中,全省高速公路貨車日均通行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倍,貨運承載力達70萬噸/日,高于全國平均值。但高速公路物流量數據顯示,全省物流進出省的貨運量并不均衡,呈現“進多出少”,省內貨車平均載貨量低于全國平均值,而跨省業務單量約占85%,導致省內貨車單程空駛率過高,超過50%的物流企業年收入低于300萬元。因此,以“南向通道”為主體,充分發展南北干線運輸,減少空載率,實現“重來重去”,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現實意義。
記者:從我國整體的物流環境來看,我省的物流發展由于多種條件的制約,還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影響我省物流業發展滯后的因素有哪些?
謝明浩:我認為我省物流發展滯后因素主要有六點:一是貴州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不明顯,大型工業企業、大型交易市場數量少、規模小,中小企業配套加工能力較弱,難以形成大進大出的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貴陽消費物流的輻射面相對狹小,消費人群有限,難以形成較大的商業物流。二是生產制造企業的專業化、社會化分工不明顯,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由于工作慣性和利益局限,習慣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體系,企業的物流資產沉重,沉沒成本高,大批工商企業不愿意將物流業務外包,第三方物流企業進入工商企業由于觀念、體制和利益上的障礙,物流有效需求增長緩慢,第三方大型龍頭物流專業企業難以形成。三是貴州省物流企業規模較小,大多數都是個體,專業化程度低的物流企業。四是物流設施規模過于分散,集中度低,物流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優化,缺少有影響力的大型現代化綜合型物流基地。五是物流企業信息化、標準化程度不夠。六是物流人才短缺,雖然全省已經加緊對物流人才的培養,但由于需求量大,無法滿足人才的需要。同時,物流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專業人才緊缺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貴州省物流業的發展。
記者:我省如何進一步營造貴州特色物流業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如何破解制約“南北干線”運輸發展所面臨的現代物流企業、人才、技術與資金流失的瓶頸?
張愈江:一是加強現代物流集群區的物流服務與管理創新,以服務與物流業務管理為核心,打造集交易、采購、信息收集、娛樂、餐飲、金融結算、稅收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商貿物流集聚區,探索匯聚物流、商流、服務流與資金流的物流供應鏈模式,拓展現代物流服務的價值創造、增值空間。二是綜合運用土地、投資、稅收、價格、金融、人才引進、發展環境方面的政策,簡化現代物流企業設立與業務審批流程,支持、引導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發展。三是從市場準入、行業規范、監督管理方面出臺制度,強化對物流企業的事中事后監管,規范物流行業與企業行為。四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和引導研發設計、信息、檢驗檢測、商務服務、人力資源等物流公共服務項目。五是加強現代物流技術、知識、信息的融合與創新,強化現代物流企業合作與競爭,促進現代物流企業的集聚、集群發展。通過上述政策措施,打破制約貴州省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所面臨的現代物流企業、人才、技術與資金流失的瓶頸,形成貴州特色物流模式。
記者:“黔貨出山,物資入黔”。對于如何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促進我省物流業的發展,你們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
張愈江:兩點建議:一是加強全省物流頂層戰略設計,圍繞“南向通道”出臺相應引導政策,打造一條有貴州特色物流線路。即完善“南向通道”沿線節點城市的交通、運輸、倉儲和現代物流基礎設施,促進“南向通道”輻射區域的現代物流園區建設,與南向通道發展形成有效對接、匹配與協調;構建水路、公路、航空、鐵路與高鐵協同發展的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機制和多式聯運體系,充分發揮“南向通道”對航空、公路、水路、鐵路的協同促進效用,帶動貴州省物流產業整體升級。二是依托南向通道,充分運用“互聯網+物流”的方式,沉淀運力,整合物流資源,提高車貨匹配率,實現貴州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集約化發展。對貴州省現有的現代物流產業園區的交通基礎設施、物流信息資源、新的物流服務機構與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完善物流集聚區現有的公共信息平臺,搭建聯系政府、企業和客戶間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促進行業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吸納不同業務功能和類型現代物流企業入駐物流園區,引導物流企業互補經營、錯位發展,形成業務相互銜、調度統一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避免集群企業同質化競爭,實現集約化發展;憑借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綜合試驗區優勢,借助互聯網+商貿物流發展時機,積極發展公鐵水多式聯運工程,在集聚區內建設配送中心,引導各類型物流企業融合發展,建設覆蓋全省的多式聯運物流網絡,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促進貴州省物流提速升級。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